时值金秋,丹桂飘香。我们的迎新篇章,在青春的朝气中圆满落幕。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怀揣理想踏入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学院精心部署,各处指引明晰,各系以及志愿者们以饱满热情与细致服务,为新生营造温馨有序的入学氛围,彰显育人初心与人文关怀。
细致督导 关切迎新
迎新当日,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迎新现场各处,对整体工作安排进行全面巡视。从院系报到点的流程设置、物资配备,到校园指引标识的摆放、志愿者服务岗位的分布,逐一细致检查,详细询问各环节工作推进情况与突发问题应对预案,强调要以高标准服务保障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切实让新生感受到学院的重视与关怀。
青春担当 全程护航
迎新当天,新生们陆陆续续进入校园。
各系报到点工作人员全员到岗,信息核验、资料收取等环节无缝衔接,以标准化流程保障报到高效推进,现场秩序井然,温情涌动。
迎新志愿者们热情引导新生完成报到登记流程,耐心倾听并回答新生及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为报到新生保驾护航,确保迎新工作顺利进行。
定格初遇 留存记忆
学院在报道处设置了打卡点,精心布置青春元素,打造专属纪念场景。新生踊跃参与,留存入学记忆的同时,更增强了其对学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多彩文化 点亮青春
社团迎新展区热闹非凡,各大社团通过特色展示彰显校园文化魅力。各社团详细介绍活动内容与招新要求,吸引新生积极报名。从搭建兴趣成长的舞台,到助力大学生活的丰盈,再到赋能综合素养的培育,社团正以独特力量,为新生的校园生活注入多元活力。
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已圆满画上句号,“新” 力量的集结为学院发展的蓝图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面向未来,我院将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基石,护航每一位学子成长。期待新一代青年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在学院这片育人沃土上深耕不辍,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7月1日学院党委在6号楼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学院党委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基层党组织书记及负责人、支委成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院长姬爱国主持。
下午15:00,大会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学院纪委书记王殿梅宣读了院党委《关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学院班子成员分别为受表彰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授予招就培训党支部等3个党组织“先进党组织”称号;授予赵菊红等8名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授予郭雅妮等25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作为受表彰人员代表,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马建新、教师教育系党总支李晋国、教务科研党支部尚云霞、现代设计系党支部高百宁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
党委书记邱建国做总结讲话,对学院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善始善终,高站位完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巡察整改工作。工作专班和各二级党组织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做到学习力度不减,整治力度不减,提前做好谋划总结,巩固学习教育成果。要认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二要提质增效,高标准完成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各项任务。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是我省高校党建今年重点任务,各基层党组织要扛牢政治责任、凝聚工作合力,聚焦重点任务、精准靶向发力,强化统筹协调、促进深度融合,用好考核评价、务求工作实效,全面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三要筑基赋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总结和“十五五”目标任务谋划。各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梳理总结“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凝练提出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举措。要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四要坚守底线,高效能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临近假期,各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全教育、严格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
6月27日,市政协教育界委员工作室在我院正式挂牌成立。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孟贵芳和学院党委书记邱建国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市政协副主席阴建正、郭向阳、程春明、常先勤、贾龙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姬爱国,市教育局局长李靖芳一同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教育界与政协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时刻。
委员工作室的成立意义非凡,是政协委员协商议政的创新平台,是汇集民意、凝聚民心的新渠道,更是展现委员风采的窗口。此次入驻的7名政协委员来自教育系统不同领域,他们将借助这一优质平台,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领导和委员们还深入学院参观调研,先后走进机电系实训室、现代设计系实训室、外语系3D模拟实训教室、艺术系民乐课堂和戏曲课堂,详细了解我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成果。此次参观调研,让大家对学院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优势,积极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提升和产教融合出谋划策,助力学院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