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到首页
导航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建思政
  • 教学科研
  • 招生就业
  • 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 智慧校园
快捷通道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网
  • 学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内容 > 思想教育 > 高校动态 >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作者:佚名
添加时间:2018-03-12
文章出处:教育部新闻办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我们一起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陈宝生: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第一,老师的培养很关键。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

第二,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经典名篇的比重。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必须把教材建设这件事做好。

 第三,建设校园文化。如何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课题。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把戏曲、传统舞蹈、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园,目前取得很大进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好这件事。

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推动经典进校园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火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节目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经典,节目的热播也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的“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提案,获得17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随小编一起看看,齐玫、廖华歌2位代表都有什么建议传统文化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

齐玫

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在师资力量培养及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廖华歌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让青少年“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友情链接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晋城市风台东街1658号
  •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信息公开网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OA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学院校训
    • 美丽校园
  • 机构设置
    • 教学部门
    • 党政部门
    • 教辅部门
  • 党建思政
    • 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党风廉政建设
    • 清风文苑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科研动态
    • 教学管理
    • 师资队伍
    • 精品课程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工作
    • 就业信息网
    • 专升本
    • 实训基地
  • 校企合作
    • 晋城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 晋城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
    • 产业学院
  • 校园文化
    • 团委工作
    • 学生园地
    • 职工之家
    • 文明创建
  • 智慧校园
    • 智慧-校园
    • 智能办公系统
    • 图书馆
    • 信息管理平台
  • 优质校验收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内容 > 思想教育 > 高校动态 >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作者:佚名
添加时间:2018-03-12
文章出处:教育部新闻办
审核:宣传部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我们一起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陈宝生: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第一,老师的培养很关键。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

第二,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经典名篇的比重。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必须把教材建设这件事做好。

 第三,建设校园文化。如何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课题。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把戏曲、传统舞蹈、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园,目前取得很大进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好这件事。

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推动经典进校园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火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节目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经典,节目的热播也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的“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提案,获得17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随小编一起看看,齐玫、廖华歌2位代表都有什么建议传统文化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

齐玫

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在师资力量培养及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廖华歌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让青少年“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友情链接
  • 教育部
  • 晋城在线
  • 中国期刊网
  • 中国禁毒展览馆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教育教学
招生网 图书馆 成人教育 教务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晋城市风台东街1658号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