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到首页
导航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建思政
  • 教学科研
  • 招生就业
  • 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 智慧校园
快捷通道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网
  • 学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内容 > 媒体聚焦 >
今天我出镜 | 郭静宇:小小“梅花”初绽放
作者:史娇星
添加时间:2021-12-24
文章出处:学习强国(晋城学习平......

image.png

原文:一招一式有讲究,一颦一笑有分寸,一举一动有标准,一抑一扬有规范。9岁初次“触电”戏曲,4年多的学习成长,年仅13岁的郭静宇用努力织成“红毯”,站到了全国戏曲的舞台上,揽回了国家级的荣誉,生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小梅花”

在2021年举办的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2017届戏曲表演班的郭静宇摘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并以全国地方组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国十佳”荣誉称号。

采访过程中,面前的郭静宇没有同龄人的稚气,更多的是一份稳重。8月3日,当郭静宇得知自己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的消息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感觉像在做梦。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自1997年创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和发展优秀戏曲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郭静宇在激动的同时,关于备赛的记忆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从接到参赛任务的那一天起,无声的“冲锋号”响起,郭静宇和另一位参赛同学开始了夜以继日“魔鬼般”的备赛集训。老师还专门邀请专家对学生们进行指点,对参赛的剧目精心打磨,台前幕后挑灯夜战。除了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对郭静宇进行耐心指导、细致纠偏,老师还根据她的特点精准设计,制定了参赛剧目《昭君出塞》。郭静宇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圆场、吊嗓、翻身、蹦子、卧鱼、探海……只要是戏里用到的技巧,每天都需要练习上百次。

《昭君出塞》这出戏对演员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穿着袄裙和大斗篷,还要头戴将近3斤重的昭君盔在舞台上翻身跳腾,呈现给观众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表演。“练习期间,我每天排练的第一件事就是勒头戴盔,时间一长便会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郭静宇说,她硬是咬着牙,流着泪,吐完又练,练完又吐。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承担的压力,也曾让她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对戏曲的满腔热爱,促使她坚持了下来。

正式比赛中,郭静宇完美地将《昭君出塞》展现给了评委。她优美的唱腔、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情韵交融的表演,尽显上党梆子的独特魅力。最终,郭静宇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炉火纯青的表演,从全国45个参评节目中脱颖而出。

小女孩和上党梆子“一眼万年”

2021年13岁的郭静宇出生在长治市。她与上党梆子的缘分得追溯到2017年。那惊鸿一瞥,让郭静宇从此与戏剧结缘。

2017年,9岁的郭静宇正上小学三年级。那年,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戏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去她所在的小学表演上党梆子。“看一眼就无法忘记,看一眼就彻底爱上。”郭静宇说,上党梆子高雅的气质,考究的着装和优美的唱腔,让她深深着迷了。

“我要学习上党梆子。”一个坚定的信念在郭静宇内心深处滋生。她立即跟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从未看过孩子如此坚定的神情、如此期待的眼神,父母被女儿打动了。他们联系到了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用行动为女儿的梦想助力。同年,郭静宇顺利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戏曲专业开启求学之旅。

上党梆子最初让郭静宇着迷是因为唱腔优美,服装华丽,但当真正开始学习,她才知道,唱腔优美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华丽的服装是用汗水浸润而成的。“刚开始学戏曲,练习柔韧度,练习纵向劈叉,师哥师姐一个人在前面拉着我的腿,一个人在后面坐着我的腿,疼得我直叫,但再疼也得咬着牙坚持。因为我知道基本功是底子,必须打好基础。”郭静宇说,学习戏曲4年多,每天不到6点,她就起床了,小跑着去练功厅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练习。开嗓、动作、技巧……一次次地练习,一遍遍地重复,只为掌握每个细节。每天练到筋疲力尽,一身疼痛,一天才充实。每天晚上的自练时间,虽然没有老师在一旁督促,但郭静宇总是自觉练习到很晚。

学习戏曲有个专业说法,叫“用进退废”,只要练习间断,就会退步。这对于所有戏曲专业的学生来说仿佛一个隐形的“大手”,推动着他们每天不断重复枯燥的练习。不论周末或者节假日,练功房里总能看到郭静宇努力的身影。

每个历史故事都引人入胜,演绎传统仿佛可以与过去连接。通过几年对戏曲的学习,郭静宇最大的收获不是揽回了荣誉,而是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

荣誉是对过去最好的总结,对于未来,郭静宇说,想继续在戏曲的道路上走下去,长大后从事戏曲推广方面的工作。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戏曲,让上党梆子焕发出更闪耀的光彩。

(原文刊载于2021年12月24日《太行日报》晚报版)

来源:学习强国(晋城学习平台),2021-12-24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725539539442264873&item_id=1372553953944226487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

友情链接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晋城市风台东街1658号
  •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信息公开网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OA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学院校训
    • 美丽校园
  • 机构设置
    • 机构设置
    • 机构设置
    • 机构设置
  • 党建思政
    • 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党风廉政建设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学银在线
    • 网络教学平台
    • 教学管理平台
  • 科研管理
    • 课题管理
    • 科研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工作
    • 就业信息网
    • 专升本
    • 实训基地
  • 校企合作
    • 晋城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 晋城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
    • 产业学院
  • 校园文化
    • 团委工作
    • 学生园地
    • 职工之家
    • 文明创建
  • 智慧校园
    • 智慧-校园
    • 智能办公系统
    • 图书馆
    • 信息管理平台
  • 优质校验收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内容 > 媒体聚焦 >
今天我出镜 | 郭静宇:小小“梅花”初绽放
作者:史娇星
添加时间:2021-12-24
文章出处:学习强国(晋城学习平......
审核:宣传部

image.png

原文:一招一式有讲究,一颦一笑有分寸,一举一动有标准,一抑一扬有规范。9岁初次“触电”戏曲,4年多的学习成长,年仅13岁的郭静宇用努力织成“红毯”,站到了全国戏曲的舞台上,揽回了国家级的荣誉,生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小梅花”

在2021年举办的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2017届戏曲表演班的郭静宇摘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并以全国地方组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国十佳”荣誉称号。

采访过程中,面前的郭静宇没有同龄人的稚气,更多的是一份稳重。8月3日,当郭静宇得知自己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的消息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感觉像在做梦。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自1997年创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和发展优秀戏曲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郭静宇在激动的同时,关于备赛的记忆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从接到参赛任务的那一天起,无声的“冲锋号”响起,郭静宇和另一位参赛同学开始了夜以继日“魔鬼般”的备赛集训。老师还专门邀请专家对学生们进行指点,对参赛的剧目精心打磨,台前幕后挑灯夜战。除了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对郭静宇进行耐心指导、细致纠偏,老师还根据她的特点精准设计,制定了参赛剧目《昭君出塞》。郭静宇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圆场、吊嗓、翻身、蹦子、卧鱼、探海……只要是戏里用到的技巧,每天都需要练习上百次。

《昭君出塞》这出戏对演员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穿着袄裙和大斗篷,还要头戴将近3斤重的昭君盔在舞台上翻身跳腾,呈现给观众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表演。“练习期间,我每天排练的第一件事就是勒头戴盔,时间一长便会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郭静宇说,她硬是咬着牙,流着泪,吐完又练,练完又吐。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承担的压力,也曾让她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对戏曲的满腔热爱,促使她坚持了下来。

正式比赛中,郭静宇完美地将《昭君出塞》展现给了评委。她优美的唱腔、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情韵交融的表演,尽显上党梆子的独特魅力。最终,郭静宇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炉火纯青的表演,从全国45个参评节目中脱颖而出。

小女孩和上党梆子“一眼万年”

2021年13岁的郭静宇出生在长治市。她与上党梆子的缘分得追溯到2017年。那惊鸿一瞥,让郭静宇从此与戏剧结缘。

2017年,9岁的郭静宇正上小学三年级。那年,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戏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去她所在的小学表演上党梆子。“看一眼就无法忘记,看一眼就彻底爱上。”郭静宇说,上党梆子高雅的气质,考究的着装和优美的唱腔,让她深深着迷了。

“我要学习上党梆子。”一个坚定的信念在郭静宇内心深处滋生。她立即跟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从未看过孩子如此坚定的神情、如此期待的眼神,父母被女儿打动了。他们联系到了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用行动为女儿的梦想助力。同年,郭静宇顺利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戏曲专业开启求学之旅。

上党梆子最初让郭静宇着迷是因为唱腔优美,服装华丽,但当真正开始学习,她才知道,唱腔优美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华丽的服装是用汗水浸润而成的。“刚开始学戏曲,练习柔韧度,练习纵向劈叉,师哥师姐一个人在前面拉着我的腿,一个人在后面坐着我的腿,疼得我直叫,但再疼也得咬着牙坚持。因为我知道基本功是底子,必须打好基础。”郭静宇说,学习戏曲4年多,每天不到6点,她就起床了,小跑着去练功厅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练习。开嗓、动作、技巧……一次次地练习,一遍遍地重复,只为掌握每个细节。每天练到筋疲力尽,一身疼痛,一天才充实。每天晚上的自练时间,虽然没有老师在一旁督促,但郭静宇总是自觉练习到很晚。

学习戏曲有个专业说法,叫“用进退废”,只要练习间断,就会退步。这对于所有戏曲专业的学生来说仿佛一个隐形的“大手”,推动着他们每天不断重复枯燥的练习。不论周末或者节假日,练功房里总能看到郭静宇努力的身影。

每个历史故事都引人入胜,演绎传统仿佛可以与过去连接。通过几年对戏曲的学习,郭静宇最大的收获不是揽回了荣誉,而是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

荣誉是对过去最好的总结,对于未来,郭静宇说,想继续在戏曲的道路上走下去,长大后从事戏曲推广方面的工作。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戏曲,让上党梆子焕发出更闪耀的光彩。

(原文刊载于2021年12月24日《太行日报》晚报版)

来源:学习强国(晋城学习平台),2021-12-24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725539539442264873&item_id=1372553953944226487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友情链接
  • 教育部
  • 晋城在线
  • 中国期刊网
  • 中国禁毒展览馆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教育教学
招生网 图书馆 成人教育 教务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丹河新城青山街686号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 联系电话:0356-6985198 传真:0356-698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