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
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1月8日至9日,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该机制正式启动。一年来,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积极有为,取得瞩目成就:全方位外交不断拓展,既有大国关系良性互动,也有周边外交精耕细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多边外交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多边活动,主客场外交协同呼应;提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广获赞誉,“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合作倡议开花结果,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成效卓著。
二、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
这是5月15日尼泊尔的多拉卡,“4.25”强震中倒塌的房屋废墟依然未得到清理,一名妇女在一旁哭泣。
新华社发(普拉塔普·塔帕摄)
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发生8.1级强烈地震。地震在尼泊尔境内造成约9000人死亡、2.2万多人受伤,全国受灾民众达800万,约占尼泊尔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震还导致尼泊尔大量基础设施和文化古迹损毁,其中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尼泊尔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受到重创。灾害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施以援手,帮助尼泊尔灾区开展救援和重建工作。
三、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国际社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5日,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65位外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在纽约举行,一个主要目的是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四、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
这是7月14日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左一)与其他与会国家外长参加合影仪式。
新华社记者钱一摄
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经过近两年谈判,达成解决伊核问题的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放弃部分核计划,西方则逐步解除对伊经济和金融制裁。10月18日,协议开始生效。12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结束对伊朗是否秘密研发过核武器等问题长达12年的调查,为有关方解除对伊制裁消除了不确定性,协议将进入执行阶段。尽管达成全面协议,但伊朗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改善关系之路仍然漫长。
五、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发展峰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中)敲响木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获得通过。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将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引方向,各国承诺努力使新议程到2030年得到全面执行。多年来,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对发展中国家最新援助举措,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六、难民潮冲击欧洲
11月8日,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的难民乘坐小船抵达希腊的莱斯沃斯岛。
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新干涉主义使包括西亚、北非在内的中东地区国家战乱进一步加剧,导致大量难民出逃。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涌入欧洲的难民已超过百万,其中绝大多数跨越地中海进入欧洲,并已有近3700人因渡船沉没葬身海底。欧盟预计,难民潮仍将持续,到2016年年底,涌入欧洲的难民将突破300万。这场二战以来欧洲经历的最大难民潮已开始冲击欧洲原有的安全、社会、文化和经济秩序及一体化进程。
七、全球反恐形势严峻
法国巴黎11月13日晚遭遇系列恐怖袭击,14日,警察在通往巴塔克兰剧院的路口警戒。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
10月31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枪击爆炸事件。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宣称制造的这两起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今年以来,恐怖分子还在肯尼亚、突尼斯、科威特、土耳其、马里、美国等地制造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公愤。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加大对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俄、法以及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加大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力度。
八、人民币“入篮”特别提款权
7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银行工作人员展示肯尼亚先令(右)和人民币钞票。2015年人民币“入篮”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地位,有力提升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商品计价领域的使用程度。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北京时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中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新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入篮”有利于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九、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新协定
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右三)、法国总统奥朗德(右二)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四)等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庆祝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
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为推动达成协定作出了积极的建设性贡献,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十、亚投行成立促进互联互通
这是12月21日拍摄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标识。
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12月25日,57国共同筹建、筹备800余天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当天,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50.1%。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明年1月在北京举行。亚投行的成立,将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
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1月8日至9日,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该机制正式启动。一年来,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积极有为,取得瞩目成就:全方位外交不断拓展,既有大国关系良性互动,也有周边外交精耕细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多边外交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多边活动,主客场外交协同呼应;提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广获赞誉,“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合作倡议开花结果,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成效卓著。
二、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
这是5月15日尼泊尔的多拉卡,“4.25”强震中倒塌的房屋废墟依然未得到清理,一名妇女在一旁哭泣。
新华社发(普拉塔普·塔帕摄)
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发生8.1级强烈地震。地震在尼泊尔境内造成约9000人死亡、2.2万多人受伤,全国受灾民众达800万,约占尼泊尔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震还导致尼泊尔大量基础设施和文化古迹损毁,其中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尼泊尔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受到重创。灾害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施以援手,帮助尼泊尔灾区开展救援和重建工作。
三、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国际社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5日,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65位外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在纽约举行,一个主要目的是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四、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
这是7月14日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左一)与其他与会国家外长参加合影仪式。
新华社记者钱一摄
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经过近两年谈判,达成解决伊核问题的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放弃部分核计划,西方则逐步解除对伊经济和金融制裁。10月18日,协议开始生效。12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结束对伊朗是否秘密研发过核武器等问题长达12年的调查,为有关方解除对伊制裁消除了不确定性,协议将进入执行阶段。尽管达成全面协议,但伊朗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改善关系之路仍然漫长。
五、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发展峰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中)敲响木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获得通过。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将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引方向,各国承诺努力使新议程到2030年得到全面执行。多年来,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对发展中国家最新援助举措,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六、难民潮冲击欧洲
11月8日,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的难民乘坐小船抵达希腊的莱斯沃斯岛。
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新干涉主义使包括西亚、北非在内的中东地区国家战乱进一步加剧,导致大量难民出逃。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涌入欧洲的难民已超过百万,其中绝大多数跨越地中海进入欧洲,并已有近3700人因渡船沉没葬身海底。欧盟预计,难民潮仍将持续,到2016年年底,涌入欧洲的难民将突破300万。这场二战以来欧洲经历的最大难民潮已开始冲击欧洲原有的安全、社会、文化和经济秩序及一体化进程。
七、全球反恐形势严峻
法国巴黎11月13日晚遭遇系列恐怖袭击,14日,警察在通往巴塔克兰剧院的路口警戒。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
10月31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枪击爆炸事件。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宣称制造的这两起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今年以来,恐怖分子还在肯尼亚、突尼斯、科威特、土耳其、马里、美国等地制造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公愤。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加大对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俄、法以及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加大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力度。
八、人民币“入篮”特别提款权
7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银行工作人员展示肯尼亚先令(右)和人民币钞票。2015年人民币“入篮”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地位,有力提升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商品计价领域的使用程度。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北京时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中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新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入篮”有利于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九、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新协定
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右三)、法国总统奥朗德(右二)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四)等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庆祝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
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为推动达成协定作出了积极的建设性贡献,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十、亚投行成立促进互联互通
这是12月21日拍摄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标识。
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12月25日,57国共同筹建、筹备800余天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当天,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50.1%。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明年1月在北京举行。亚投行的成立,将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