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到首页
导航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建思政
  • 教学科研
  • 招生就业
  • 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 智慧校园
快捷通道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网
  • 学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研究 >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李晋国
添加时间:2006-11-16
文章出处:原创

课题组成员李晋国老师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系 李晋国

 

[摘 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本文从化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意义、目标、方法、途径、以及化学美学教育等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人类在对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现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经提出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对当前的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因此,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学学科(各类污染中化学污染占80%-90%)教育中结合环境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环境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关。这些内容虽然都在化学教材中得到了反映,但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阐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便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其切入点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但落脚点则是要让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将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这便是与化学教学中传统的环境教育的区别所在。

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树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

教师是否具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念,是环境教育能否顺利转向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化学教育的结合点,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探索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方法、情境等,以适应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师要重新认识化学,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二)明确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关于环境的教育: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和从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化学,获得化学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有关经验及研究绿色化学和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供参与各种层次的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和研究绿色化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环境的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等。

(三)了解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

1、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与环境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化学品污染及典型环境公害事件等等;2)化学与清洁环境,如化学在清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等。

2、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生存和发展思想的抽象表述的话,那么“绿色”则是这一思想生动、形象的表达。绿色,是生命世界的原色。她孕育了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也是和平、美好的象征。崇尚绿色,是对自然、对人以外的生命的尊重,是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执着和渴望。因此,绿色不仅仅是绿化,更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绿色化学是绿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少)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与化学过程。其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为出发点重新认识化学及化学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中的正确位置,使化学在观念上和层次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化学的这种发展必然反映在化学教育中,它要求化学教育承担起普及、宣传、教育、研究的任务,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认识到绿色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目标、特点和内容。

(四)掌握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教与学的方法

当学生被鼓励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或改善环境的调查行动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这种积极的、以行动为基础的学习所形成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最稳固,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学生最可能记住、并运用它。因此,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便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一种极富特色和有效的方法。探究式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提供适当的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条件下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人为设置的),让学生面临或从中产生或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调查,获得关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探究式学习强调合作与参与,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同时,在探究式学习中,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经历着惊讶、困惑、猜想、欣喜等情感和为寻求问题解决而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的复杂心理过程,使他们品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设置学习情境可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展示图片、模拟游戏、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戏剧小品、新闻、卡通漫画、音乐诗歌、案例研究、辩论等。

(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当学生置身于丰富的学习情境时,他们获得的体验才可能是丰富的,他们的理解也才可能是深刻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课堂上: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教学中的德育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由此可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关心、共享等品德。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虽然化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但通过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又可控制对人类利益有害的变化,从而清洁环境。让学生认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使用化学的方法消除这些影响。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化学教材中有60%以上的知识是通过实验引入或阐述的,实验中教师对实验废物的态度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直接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师应是“绿色化学实验”的积极倡导者,努力做到实验无害化:处理废气、废水,变废为宝;实验微型化:节约药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美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美的角度解释环境,唤起他们欣赏、表现、创造环境美的热情。

在学校内:

可以让学生通过检测学校的环境,对学校的环境状况(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垃圾处理等)作出评价,并将其与自己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关心、爱护学校的环境,并将环境意识、对环境的情感外化为自觉的、具体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改善学校环境的活动。如参与学校有关环境政策方面的讨论和决策;倡导改善学校环境的良好行为;对学校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举办废物再利用作品展览;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等等。

在家庭里:

把绿色意识带到家里去,影响家庭成员的环境行为,使他们也成为关心环境的积极行动者。如与家长签定“绿色公约”,让每个家庭成为绿色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即环境标志产品:无氟冰箱、摩丝、定型发胶,无磷洗衣粉,无铅汽油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节约并循环用水,垃圾分装。

在社区中:

学生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义务和责任。而社区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化学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提供了一个舞台。因此,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与社区的环境、发展联系起来是化学教育的一个新思路。如:与社区建立联系,了解社区有关环境的政策;对社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改善社区的环境提出建议;进行有关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方面的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有益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主笔,《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

2、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师大环境教育中心编著,《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3、许嘉琳、王红旗等编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课题网址http://www.wangminedu.com

友情链接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晋城市风台东街1658号
  •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信息公开网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OA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学院校训
    • 美丽校园
  • 机构设置
    • 教学部门
    • 党政部门
    • 教辅部门
  • 党建思政
    • 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作风建设
    • 反腐倡廉建设
    • 制度建设
    • 清风文苑
  • 教学科研
    • 课题管理
    • 科研成果
    • 学术研究
    • 师资队伍
    • 精品课程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校企-合作
    • 专升本
    • 就业创业
    • 实训基地
  • 校企合作
    • 晋城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 晋城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
  • 校园文化
    • 团委工作
    • 学生园地
    • 职工之家
  • 智慧校园
    • 智慧-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研究 >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李晋国
添加时间:2006-11-16
文章出处:原创
审核:宣传部

课题组成员李晋国老师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系 李晋国

 

[摘 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本文从化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意义、目标、方法、途径、以及化学美学教育等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人类在对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现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经提出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对当前的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因此,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学学科(各类污染中化学污染占80%-90%)教育中结合环境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环境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关。这些内容虽然都在化学教材中得到了反映,但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阐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便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其切入点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但落脚点则是要让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将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其社会责任感。这便是与化学教学中传统的环境教育的区别所在。

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树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

教师是否具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念,是环境教育能否顺利转向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化学教育的结合点,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探索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方法、情境等,以适应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师要重新认识化学,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二)明确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关于环境的教育: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和从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化学,获得化学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有关经验及研究绿色化学和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在环境中的教育: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供参与各种层次的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和研究绿色化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环境的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等。

(三)了解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

1、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与环境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化学品污染及典型环境公害事件等等;2)化学与清洁环境,如化学在清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等。

2、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生存和发展思想的抽象表述的话,那么“绿色”则是这一思想生动、形象的表达。绿色,是生命世界的原色。她孕育了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也是和平、美好的象征。崇尚绿色,是对自然、对人以外的生命的尊重,是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执着和渴望。因此,绿色不仅仅是绿化,更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绿色化学是绿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少)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与化学过程。其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为出发点重新认识化学及化学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中的正确位置,使化学在观念上和层次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化学的这种发展必然反映在化学教育中,它要求化学教育承担起普及、宣传、教育、研究的任务,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认识到绿色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目标、特点和内容。

(四)掌握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教与学的方法

当学生被鼓励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或改善环境的调查行动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这种积极的、以行动为基础的学习所形成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最稳固,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学生最可能记住、并运用它。因此,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便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一种极富特色和有效的方法。探究式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提供适当的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条件下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人为设置的),让学生面临或从中产生或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调查,获得关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探究式学习强调合作与参与,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同时,在探究式学习中,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经历着惊讶、困惑、猜想、欣喜等情感和为寻求问题解决而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的复杂心理过程,使他们品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设置学习情境可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展示图片、模拟游戏、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戏剧小品、新闻、卡通漫画、音乐诗歌、案例研究、辩论等。

(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当学生置身于丰富的学习情境时,他们获得的体验才可能是丰富的,他们的理解也才可能是深刻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课堂上: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教学中的德育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由此可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关心、共享等品德。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虽然化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但通过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又可控制对人类利益有害的变化,从而清洁环境。让学生认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使用化学的方法消除这些影响。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化学教材中有60%以上的知识是通过实验引入或阐述的,实验中教师对实验废物的态度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直接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师应是“绿色化学实验”的积极倡导者,努力做到实验无害化:处理废气、废水,变废为宝;实验微型化:节约药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化学美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美的角度解释环境,唤起他们欣赏、表现、创造环境美的热情。

在学校内:

可以让学生通过检测学校的环境,对学校的环境状况(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垃圾处理等)作出评价,并将其与自己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关心、爱护学校的环境,并将环境意识、对环境的情感外化为自觉的、具体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改善学校环境的活动。如参与学校有关环境政策方面的讨论和决策;倡导改善学校环境的良好行为;对学校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举办废物再利用作品展览;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等等。

在家庭里:

把绿色意识带到家里去,影响家庭成员的环境行为,使他们也成为关心环境的积极行动者。如与家长签定“绿色公约”,让每个家庭成为绿色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即环境标志产品:无氟冰箱、摩丝、定型发胶,无磷洗衣粉,无铅汽油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节约并循环用水,垃圾分装。

在社区中:

学生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义务和责任。而社区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化学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提供了一个舞台。因此,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与社区的环境、发展联系起来是化学教育的一个新思路。如:与社区建立联系,了解社区有关环境的政策;对社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改善社区的环境提出建议;进行有关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方面的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有益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主笔,《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

2、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师大环境教育中心编著,《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3、许嘉琳、王红旗等编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课题网址http://www.wangminedu.com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友情链接
  • 教育部
  • 晋城在线
  • 中国期刊网
  • 中国禁毒展览馆
  •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教育教学
招生网 图书馆 成人教育 教务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晋城市风台东街1658号 晋公网备案:1405000002000715号 晋ICP备11001904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