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以下简称“机电系”)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性成型技术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五个大专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两个中专专业,现在校学生1300余人。具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1个、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项目建设1项,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承担有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专业群”试点工作,中德合作双元培育“机电一体化技术”项目。
机电系具有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校专任教师27 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 8 人,博士1人,具有硕士学位23人,“三晋英才”1人,双师型教师13人。同时从企业聘请客座教授、技能大师和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形成了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研修访学、校企专业技术人才双向流动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机电系实习实训条件设施先进完备。已建成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16个校内实训室,校企合作组建了“现代制造技术”、“3D打印应用技术”和“光机电应用技术”三个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地面积达1500㎡,实训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同时为了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校企资源共享建设了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机电系开展了中德合作双元促进项目,借鉴“双元制”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专业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工业机器人专业多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双证书”制度,学生除获得毕业证书外,必须获得相应的电工、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机电系具有完善的就业指导及推荐服务体系,形成了广泛的就业网络和良好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被推荐到晋城富士康、太原富士康、烽通光电、晋城海装风电以及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稳定企业实习就业,就业率达97%。同时开展了“专升本”的教育平台,参加培训者入学率达85%。2020年我们申报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本贯通”试点项目。
机电系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人才培养过程。近年来师生在国家级和省级教师信息化大赛、学生技能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在全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
机电系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针对先进制造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了职业培训。
机电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以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