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先行——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化无常,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新学期已经到来,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返回了校园,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与安全,让我们了解秋季传染病的知识,一起做好预防吧!
一、麻疹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患者为麻疹的传染源,在疾病的潜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病毒后可感染;麻疹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1、麻疹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潜伏期:约10天(7~21天),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出疹前期):一般2~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流涕、咳嗽、流泪、畏光及眼结膜炎等症状。发热2~3天后,口腔颊黏膜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点状突起,周围有红晕,称柯氏斑(Koplik斑),是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意义。
(3)出疹期:发热2~5天后,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同时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加重,开始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然后前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2~3天遍及全身,最后达手掌和足底。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皮疹达高峰并持续1~2天后,疾病迅速好转,体温开始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随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2、该怎样预防麻疹呢?
(1)麻疹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预防的。如麻疹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
(2)其他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②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晾晒被褥,患者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患者曾居住的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④尽量不要到人群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得不去,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科学佩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
二、秋季腹泻
秋季是腹泻的流行季节,秋雨偏多,湿度较大,食物放置后容易腐烂和变质,使得致病性细菌滋生活跃。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这些食品常常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腹痛、腹泻、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烧、黏液脓血便等情况。若出现腹泻次数增多,还可以出现脱水现象。引起腹泻的细菌主要有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除细菌性腹泻外,一些病毒也会引起腹泻。例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在小儿之间较常见,而诺如病毒常常爆发在社区、学校等场所。
1、秋季腹泻的症状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有时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 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
(3)呕吐,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2、预防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所以有“病从口入”的说法。所以,做好肠道隔离很重要。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刀、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生熟食物要分开 生熟食物的刀具、菜墩要分开使用、分开储存。
(4)食物煮熟食用生的食物要煮熟并立即食用,经储存的熟食要彻底加热。
(5)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6)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7)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三、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2、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一般为一月、十月份),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
1、水痘的症状有哪些?
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
2、水痘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3、如何预防水痘?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3)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病人,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皮疹结痂脱落,才可以去公共场所。
五、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病毒在人体内潜伏3-14天。以高热(39℃以上)、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皮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及时治疗和科学预防是关键。每年5-11月为登革热传播流行季,其中7-9月为流行高峰期,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