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党政部门 > 教务处 > 合作办学 > 中德合作 >
新法规、新思路、新契机
来源: 日期:2022-05-13

5月12日,中德合作双元培育促进项目专题研讨会在诚明楼735研修室召开,副书记姬爱国、教务处处长刘泰山、机电系主任王维彬、副主任王小娟、化工系主任吉晋兰、副主任王海刚及相关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德项目负责人张耀文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担任主讲,主题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学徒制人才培养比较研究”两个方面。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逢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对新版职教法的看法和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专题研讨中,在“关于职业教育的质量”专题探讨中,赵志群教授就以新版职教法的第一条和第四十三条内容为引子,提出了“什么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质量首先应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职业院校到底培养出了多少高质量的学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人才”,“如何进行职业教育评价”,赵志群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评价从关注投入、到关注产出、结果,最终关注到对影响的评价,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发展趋势。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就业率、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学院要在新版职教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发展趋势,以中德合作项目质量管理框架研讨为契机,开发建立学院层面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在“国际学徒制人才培养比较研究”的专题研讨中,赵志群教授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技能形成的四种模式:国家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法国; 市场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英国;分割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日本; 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现代学徒制。随后重点介绍了现代学徒制在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的发展和现状。中国特色(现代、新型)学徒制建设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如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缺乏成熟的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机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职业院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学校缺乏相关的组织和管理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经验欠缺;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较低,有的企业在学徒实习过程中过于重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相对忽视了“教育性”内涵;相关文化传统的欠缺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学徒制较难得到家长的支持,一些学生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发达国家采取的新举措和带给我们的启发与建议。在本专题研讨中赵志群教授列举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成功案例,分享了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并针对我院和地区发展实际,提出以中德合作项目为契机,建立学徒中心,发挥学院优势,统筹地方资源,为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研讨中副书记姬爱国博士也热情参与讨论,就相关问题与赵志群教授进行了探讨和澄清。

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姬书记对赵志群教授的精彩讲解与分享表示感谢,并总结发言:此次研讨会帮助大家理清了模糊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建立学徒中心的提议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提供了一个载体,为校企深度合作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5月12日,中德合作双元培育促进项目专题研讨会在诚明楼735研修室召开,副书记姬爱国、教务处处长刘泰山、机电系主任王维彬、副主任王小娟、化工系主任吉晋兰、副主任王海刚及相关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德项目负责人张耀文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担任主讲,主题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学徒制人才培养比较研究”两个方面。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逢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对新版职教法的看法和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专题研讨中,在“关于职业教育的质量”专题探讨中,赵志群教授就以新版职教法的第一条和第四十三条内容为引子,提出了“什么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质量首先应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职业院校到底培养出了多少高质量的学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人才”,“如何进行职业教育评价”,赵志群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评价从关注投入、到关注产出、结果,最终关注到对影响的评价,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发展趋势。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就业率、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学院要在新版职教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发展趋势,以中德合作项目质量管理框架研讨为契机,开发建立学院层面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在“国际学徒制人才培养比较研究”的专题研讨中,赵志群教授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技能形成的四种模式:国家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法国; 市场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英国;分割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如日本; 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现代学徒制。随后重点介绍了现代学徒制在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的发展和现状。中国特色(现代、新型)学徒制建设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如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缺乏成熟的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机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职业院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学校缺乏相关的组织和管理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经验欠缺;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较低,有的企业在学徒实习过程中过于重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相对忽视了“教育性”内涵;相关文化传统的欠缺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学徒制较难得到家长的支持,一些学生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发达国家采取的新举措和带给我们的启发与建议。在本专题研讨中赵志群教授列举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成功案例,分享了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并针对我院和地区发展实际,提出以中德合作项目为契机,建立学徒中心,发挥学院优势,统筹地方资源,为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研讨中副书记姬爱国博士也热情参与讨论,就相关问题与赵志群教授进行了探讨和澄清。

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姬书记对赵志群教授的精彩讲解与分享表示感谢,并总结发言:此次研讨会帮助大家理清了模糊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建立学徒中心的提议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提供了一个载体,为校企深度合作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