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党政部门 > 保卫处 > 警情提示 >
关于预防手机诈骗的安全提示
来源: 日期:2021-09-02
关于预防手机诈骗的安全提示




随着手机普及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手机的通讯、娱乐、购物、社交、理财等智能服务功能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手机智能服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近期以来,手机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局、电信、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手机用户电话,以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为理由,以没收或保护手机用户银行存款为借口进行威胁恐吓,诱使手机用户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二是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电话、报纸等发布虚假融资广告,以提供低息贷款、验资等借口,诱骗手机用户使用他们提供的手机号码办理手机银行业务,签约后通过诈骗获取银行卡账户密码以及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迅速盗取资金。三是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银行、支付类App,并在其中植入手机支付病毒,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再通过病毒拦截并转发手机支付验证码、支付成功回执短信等,完成资金的窃取。四是不法分子利用“钓鱼信息+手机支付病毒”的方式,盗刷用户银行卡。五是不法分子制作一些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引诱用户下载,或是通过二维码将木马病毒植入用户手机中,以盗取用户信息、截取用户短信、获取验证码等方式,悄悄转移用户财产。六是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手机用户一旦点击链接就会中毒,使得手机用户的身份、银行卡及短信验证等信息暴露等等。

为了有效预防手机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财产安全,特作如下安全提示:

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护好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手机银行账号和密码等私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泄露。

二、下载手机应用程序一定要从安全的电子市场下载,切记不要下载和安装来历不明、可能有危险的应用程序。

三、不要随意使用手机上来历不明的免费无线网络,切记不要在不安全的wifi环境下使用手机银行等进行交易。

四、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理睬来历不明的短信或彩信,不相信中奖类的信息和电话。

五、若收到带链接的短信,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不管对方以何种理由,都不要轻易打开链接。一旦误点,应立即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重装系统,清除病毒,同时及时修改与该手机关联的银行账号、社交账号等密码。

六、如遇有人打着银行、公安、司法、税务、海关、银监会等单位的名义,向您索要手机银行登录的用户名、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请不要相信,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单位都不会索要这些信息。

七、遇到响一两声的手机电话,不要随意回拔,避免落入扣费陷井。

八、为手机安装360卫士等安全软件,经常查杀各类手机支付病毒,确保手机使用环境和资金交易安全。

九、设置手机开机密码,使用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等安全措施,将手机银行、网银、支付宝等涉及资金交易的密码设置为敏感应用访问密码,使用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不能“一套密码走天下”。

十、开通手机银行账户变动短信、微信等提醒服务,使用短信动态验证码或银盾等手机安全产品并妥善保管,及时关注账户余额变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登陆网银、手机银行对账户进行挂失或拨打官方服务热线,请求工作人员协助对账户进行紧急处理,避免后续资金遭受损失。

十一、如果手机遗失,可迅速使用手机已安装的第三方防护软件,远程销毁手机数据。

十二、如发生手机诈骗案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应及时报案。